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患者可通过控制红肉摄入频率、选择低脂部位、避免高温烹饪、监测激素水平、均衡膳食等方式调整饮食。子宫肌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遗传因素、炎症反应、孕激素失衡、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经量增多、下腹坠胀等症状。
1、控制频率:牛肉等红肉含少量内源性激素,过量摄入可能刺激肌瘤生长。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单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优先选择草饲牛肉,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谷饲牛肉。
2、选择部位:牛里脊、牛腿肉等瘦肉部位脂肪含量不足5%,比牛腩20%脂肪更适合。烹饪前剔除可见脂肪,采用水煮、清炖等方式可减少约30%的脂肪摄入。
3、烹饪方式:避免烧烤、煎炸等高温烹饪,高温产生的杂环胺可能干扰内分泌。推荐使用低温慢煮、蒸制等方法,搭配洋葱、大蒜等富含槲皮素的配料帮助抗炎。
4、激素监测:定期检测血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当雌孕激素比值>2时需严格限制牛肉摄入。可替换为富含ω-3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
5、膳食平衡:每日保证500克蔬菜摄入,其中十字花科蔬菜占1/3。大豆制品选择发酵类纳豆、味噌,其植物雌激素活性仅为未发酵豆制品的1/5。
子宫肌瘤患者需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超声监测肌瘤大小变化,当出现严重贫血或压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保持BMI在18.5-23.9范围内,体脂率超过28%时应咨询营养师制定减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