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通常与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孕激素受体异常、局部生长因子失调等原因有关。
1、腹腔镜手术:适用于直径小于10cm的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通过腹部3-4个5-10mm切口完成操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至2-3天。需注意术后可能出现肩部放射性疼痛等二氧化碳气腹相关不适。
2、宫腔镜手术:针对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式,经自然腔道切除肌瘤,体表无切口。手术时间通常控制在1小时内,术后24小时可恢复日常活动。存在子宫穿孔或水中毒风险,需严格监测灌流液差值。
3、开腹手术:适合多发巨大肌瘤直径>12cm或疑似恶变病例,通过腹部10-15cm切口直视操作。术中视野清晰便于肌瘤剔除,但术后需5-7天住院观察。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4、激素因素:长期雌激素暴露刺激肌瘤生长,可能与口服避孕药、肥胖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可考虑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药物控制。
5、遗传因素:约40%患者存在MED12基因突变,常伴有染色体7q22缺失。这类患者肌瘤易复发,术后需每6个月复查超声。建议完成生育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聚焦超声消融等保留器官的治疗。
合并贫血患者术前需纠正血红蛋白至80g/L以上,术后三个月内避免负重超过5公斤。日常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复查盆腔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