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病毒性脑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并发症管理、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呼吸道病毒、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针对疱疹病毒性脑炎需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抗病毒药物。早期用药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周期通常为2-3周。非疱疹病毒性脑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2、免疫调节: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能中和病毒抗体,甲泼尼龙可减轻脑水肿。需监测免疫功能指标调整用量。
3、对症支持:控制高热采用物理降温联合布洛芬。惊厥发作时静脉注射地西泮,脑水肿使用甘露醇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需精确计算补液量。
4、并发症管理:癫痫持续状态需苯巴比妥钠负荷量治疗。肺部感染根据痰培养选用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长期卧床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康复训练:运动障碍开展Bobath疗法和减重步态训练。语言障碍采用Schuell刺激法,认知功能损害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显著。
患儿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康复期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避光,定期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恢复期需每3个月复查脑电图和头颅MRI,关注注意力缺陷等后遗症。疫苗接种需推迟至免疫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