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病毒性脑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并发症管理、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流感病毒、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
1、抗病毒治疗:针对疱疹病毒性脑炎需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抗病毒药物。早期用药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脑组织损伤风险,治疗周期通常需2-3周。非疱疹病毒性脑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2、免疫调节: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细胞因子风暴,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脑炎,通过清除异常抗体改善症状。治疗期间需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3、对症支持: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联合布洛芬等退热药。癫痫发作需静脉注射地西泮,后续口服左乙拉西坦预防。脑水肿患者使用甘露醇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并发症管理: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肌炎患者限制液体入量。长期卧床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合并细菌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5、康复训练:急性期后存在运动障碍可进行Bobath疗法,语言功能受损需言语训练。认知障碍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心理行为异常建议沙盘治疗。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
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恢复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MRI,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者需坚持长期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