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6岁儿童脑炎可通过观察意识状态、检查体温变化、评估肢体活动、识别异常行为、检测脑膜刺激征等方式判断。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异常、寄生虫侵袭、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
1、意识状态:患儿可能出现嗜睡或烦躁交替,严重时发展为昏迷。需立即就医进行脑脊液检查,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需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2、体温变化:持续高热超过39℃且退烧药效果差是典型表现。建议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同时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EB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
3、肢体活动:突发肌力下降或异常抽搐需警惕。病毒性脑炎可能引起单侧肢体瘫痪,需通过脑电图与癫痫鉴别。急性期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咬伤。
4、异常行为:出现幻觉、攻击行为或认知倒退时提示颞叶受累。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需进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严重躁动时可短期使用地西泮镇静。
5、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布鲁津斯基征阳性提示脑膜受累。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常见喷射性呕吐,腰穿检查显示脑脊液浑浊。需警惕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风险。
患儿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抓握积木、拼图等精细动作训练,每日保证10小时睡眠。居家护理需监测瞳孔变化与尿量,体温超过38.5℃时及时冰敷额头,出现频繁呕吐或肢体抽搐立即送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