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患者可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水平决定是否接种疫苗。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存在病毒抗原,接种疫苗可能无法产生预期免疫效果,但部分特殊情况下仍建议补种。
1、抗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无需接种疫苗。这类患者体内已存在活跃病毒复制,疫苗无法清除病毒或增强免疫应答。建议每6个月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超声。
2、抗体水平:表面抗原阴性但抗体低于10mIU/ml需补种。完成0-1-6月三针程序后,抗-HBs水平仍不足者可增加剂量或更换60μg重组疫苗。
3、隐匿感染:DNA阳性但抗原阴性者应暂缓接种。此类患者可能存在病毒基因变异,需通过高敏PCR确认病毒状态,优先进行抗病毒治疗。
4、肝移植后:移植受体需在免疫抑制治疗前接种。术后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恩替卡韦预防复发,疫苗应在移植前3个月完成全程接种。
5、合并疾病:HIV感染者CD4>200/μl时接种效果最佳。免疫缺陷患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采用双倍剂量疫苗40μg并按0-1-2-6月方案接种。
日常饮食应控制动物内脏和酒精摄入,优先选择清蒸鱼、山药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微循环,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护理需注意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风险,家庭成员应完成疫苗接种。出现乏力加重或皮肤黄染需立即复查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