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共用餐具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无法通过消化道传播,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握手、拥抱等行为均不会导致感染。
1、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经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唾液中的病毒含量极低,且胃酸能灭活病毒,共用餐具不具备传播条件。
2、病毒特性: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短,56℃加热30分钟即可灭活。餐具经过常规清洗和高温消毒后,不存在传播风险。
3、免疫保护:接种乙肝疫苗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预防感染。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第一针。
4、高危行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存在风险。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需确保器械严格消毒。
5、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医务人员接触血液体液时应做好标准防护。
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隔离,可正常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过量饮酒。规律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检测肝功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