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成人过敏性紫癜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该病可能与感染、药物过敏、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紊乱、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脏损害等症状。
1、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皮肤瘙痒和风团样皮疹。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适用于轻症患者,需连续服用2-4周。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能快速控制血管炎症。对于关节肿痛或消化道症状明显者,需采用短期冲击疗法。长期使用需监测血糖、血压及骨质疏松风险。
3、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适用于合并肾脏损害的重症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炎症,用药期间需每周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6个月。
4、血浆置换:通过体外循环技术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用于急性期重症病例。每次置换需2-3小时,连续进行3-5次。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皮肤坏死和肾功能恶化症状。
5、中医调理:雷公藤多苷片配合针灸可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复发。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主,疗程不少于半年。治疗期间忌食海鲜、辛辣刺激食物。
该病存在反复发作特性,日常需保持低敏饮食,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肢体保暖。皮肤护理建议使用温和无香料的保湿剂,定期监测尿常规以早期发现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