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可通过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方式治疗,是否需置入固定物取决于病变类型和稳定性评估。手术方案选择与椎间盘退变程度、脊柱稳定性、神经压迫症状等因素相关。
1、微创手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适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通过内镜直接摘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创伤小且无需植入固定物。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复发率低于5%。
2、融合术指征:当合并腰椎滑脱或椎间隙明显狭窄时,需行椎间融合术。采用钛合金椎间融合器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实现椎体间骨性融合。固定物可维持椎间隙高度,避免神经二次受压。
3、动态稳定系统:年轻患者可选择非融合动态固定,如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通过高分子韧带替代金属螺钉,保留节段活动度,降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
4、生物材料选择:融合术常用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等生物材料填充融合器。新型3D打印多孔钛合金融合器具有更好的骨长入性能,融合成功率可达90%以上。
5、翻修手术考量:既往手术失败者需评估固定物松动情况,必要时更换为扩大融合范围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合并骨质疏松时采用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避免弯腰搬重物。康复期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训练,每日补充10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定期复查X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术后1年骨融合未完成需考虑脉冲电磁场刺激治疗。神经功能恢复通常需要6-12个月,期间可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