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鼻炎与肺热或肺寒的关联需结合中医辨证分析。中医理论中肺开窍于鼻,鼻炎病机可能涉及肺气不足、外邪侵袭、脾胃失调、肝胆郁热、肾阳亏虚等多种因素。1、肺热证:肺热上炎可表现为鼻塞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这类患者需清热宣肺,可食用梨、百合、枇杷等凉润食物,避免辛辣燥热之品。肺热型鼻炎多与风热感冒或长期吸烟有关。2、肺寒证:肺寒气滞常见鼻痒喷嚏、流清涕、畏寒怕冷。建议用生姜、葱白、紫苏等温性食材,艾灸大椎、肺俞穴位有助于散寒通窍。此类体质多因阳虚感寒或过食生冷所致。3、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导致反复鼻塞、分泌物稀白。黄芪、山药、茯苓等健脾益气的药食可增强免疫力,配合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改善体质。常见于久病体弱或过度劳累人群。4、肝胆郁热:情绪因素引发的鼻窦区胀痛、鼻涕黏稠。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泻火食材可辅助调理,需注意情志调节。这类证型多见于长期压力大、作息紊乱者。5、肾阳不足:晨起喷嚏频发、遇冷加重。肉桂、核桃等温补肾阳的食物配合涌泉穴按摩可改善症状。中老年或先天禀赋不足者易出现此类证候。鼻炎患者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调理方案,肺热者忌羊肉等温补食物,肺寒者避免冷饮空调直吹。适度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保持居所通风干燥。症状持续或伴发热头痛时应及时就医,西医治疗可选用抗组胺药、鼻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中医调理期间需观察舌苔脉象变化,必要时配合耳穴压豆等外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