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遗传倾向、生殖系统疾病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
1、内分泌紊乱: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是主要诱因,可能与无排卵性月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通过口服避孕药调节周期,必要时采用促排卵治疗。
2、代谢异常:肥胖尤其是体重指数超过30的人群风险显著增加,脂肪组织可转化雄激素为雌激素。建议通过地中海饮食控制体重,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
3、遗传倾向: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携带者患病风险提高40%-60%,这类人群需从30岁开始每半年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子宫切除术。
4、生殖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癌变率达30%,长期子宫内膜炎也会增加风险。确诊后需根据分级选择孕激素治疗或子宫全切术。
5、不良生活方式:长期接触环境雌激素如双酚A、吸烟史超过10年、缺乏运动等因素具有累积效应。建议减少塑料制品使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D,保持每周3次阻抗训练。
预防子宫内膜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量至每日30克以下,优先选择全谷物和十字花科蔬菜。规律进行盆底肌训练和瑜伽等运动,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CA125筛查。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需每半年接受子宫内膜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