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染发频率需根据发质损伤程度、染剂类型和个人需求综合判断,建议间隔4-6个月,频繁染发可能损伤毛鳞片、导致头发干枯断裂、刺激头皮过敏、增加致癌风险、加速白发增生。
1、发质评估:
染发前需观察头发弹性与光泽度,受损发质表现为分叉易断、毛躁无光,此类情况应延长染发间隔至6个月以上。使用护发素和发膜可修复毛鳞片,椰子油或角蛋白护理能暂时改善外观。
2、染剂选择:
植物性染剂对苯二胺含量较低,适合敏感头皮人群,但持色时间较短需每2个月补染。永久性化学染剂通过氨类物质打开毛鳞片,建议每年不超过2次,半永久染剂可3个月使用一次。
3、头皮状态:
染发前48小时需进行过敏测试,出现红斑瘙痒应避免染发。头皮有创口或脂溢性皮炎发作期禁止染发,健康头皮每年染发不超过4次,染后需用无硅油洗发水清洁。
4、新生发处理:
发根长出2-3厘米时可使用补染产品,全头重染需等待至少12周。挑染或渐变染色能减少接触面积,过渡期可用咖啡或指甲花粉临时遮盖。
5、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应避免化学染剂,青少年建议18岁后开始染发。肿瘤患者化疗后需等待新发生长稳定,老年人白发染深可选择每8周补染发根。
日常护理可选用含维生素E的护发产品,每周进行1次橄榄油热敷。饮食补充富含胱氨酸的鸡蛋、鱼类及锌元素丰富的牡蛎,减少吹风机高温造型。游泳时佩戴硅胶泳帽隔离氯伤害,染后两周内避免暴晒或海水浸泡。出现持续头皮刺痛、异常脱发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