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饮食护理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脊髓损伤患者的饮食护理需注重营养均衡与消化功能维护,高蛋白高纤维饮食、水分补充、钙质摄入、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是关键措施。

1、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脊髓损伤患者每日需摄入1.2-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推荐选择鸡胸肉、三文鱼、豆腐等易消化来源,搭配乳清蛋白粉补充。蛋白质缺乏可能延缓伤口愈合,加重肌肉萎缩。

2、膳食纤维补充:

每日应摄入25-30g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燕麦、奇亚籽、西兰花等食物可促进肠蠕动。需注意逐渐增加纤维量,同时保证2000ml以上饮水量,避免纤维堆积引发肠梗阻。

3、钙质强化:

长期卧床导致骨量流失加速,每日需补充1000-1200mg钙质。低脂牛奶、芝麻酱、虾皮等食物富含生物利用度高的钙,建议分次摄入。维生素D补充剂可帮助钙吸收,但需监测血钙水平。

4、少食多餐:

将三餐改为5-6次小餐量进食,单次热量控制在300-400大卡。这种模式减轻胃肠负担,避免胃食管反流。餐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使用防褥疮坐垫减少压力。

5、忌口原则:

避免酒精、咖啡因等抑制神经修复的物质,限制腌制食品预防水肿。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自主神经过反射,高糖饮食增加尿路感染风险,需严格控制摄入量。

脊髓损伤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计划,定期监测体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食物处理成适口大小。餐前进行口腔清洁,餐后协助翻身拍背。联合康复师制定运动方案,如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出现吞咽障碍时及时改用糊状食物,必要时进行营养管置入。保持饮食记录便于调整方案,每3个月复查骨密度与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