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感觉乏力可能由血糖波动、营养不良、自主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干预、并发症管理、内分泌调节、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
1、血糖波动:
高血糖或低血糖均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血糖过高时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血糖过低则直接引发能量供应不足。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剂量,避免空腹运动。
2、营养不良:
过度节食或饮食结构失衡易造成维生素B1、镁等微量元素缺乏。建议每日摄入全谷物、绿叶蔬菜及优质蛋白,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诱发酮症,加重乏力感。
3、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心血管调节功能,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或心率异常。可能与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纤维有关,常伴随出汗异常、腹胀等症状。甲钴胺、α-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辅助改善。
4、甲状腺异常:
糖尿病患者合并甲减风险增加3倍,甲状腺激素不足会显著降低代谢率。需检测TSH和游离T4指标,确诊后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此类患者往往伴有畏寒、体重增加等表现。
5、心理因素:
疾病长期管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或抑郁状态,皮质醇水平升高会加剧疲劳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缓解情绪,必要时可短期使用SSRI类抗抑郁药。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优先选择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总热量同时保证膳食纤维摄入。定期筛查肾功能、眼底等并发症,合并持续乏力或体重骤降时应及时排查恶性肿瘤等隐匿性疾病。睡眠障碍患者可通过冥想训练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