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缺乏、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风险。体重管理需结合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优化、并发症筛查等方式综合干预。
1、血糖波动:
持续性高血糖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被迫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引发非自愿性体重下降。典型表现为多尿、口渴症状加重,可能伴随视力模糊或皮肤感染。需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调整降糖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
2、酮症风险:
胰岛素绝对不足时,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表现为呼吸深快、腹痛、果味口气,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检测血酮体水平,必要时静脉补液联合胰岛素治疗。
3、代谢消耗:
糖尿病引发的炎症反应和激素紊乱会加速肌肉分解,基础代谢率异常升高。这类消耗性消瘦常伴随乏力、伤口愈合延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至每日1.2-1.5g/kg体重,配合阻抗训练维持肌肉量。
4、胃肠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性胃轻瘫,胃排空延迟影响营养吸收。特征性表现为餐后腹胀、早饱感,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
5、肿瘤排查: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排除恶性肿瘤,特别是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2-3倍。建议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和腹部影像学检查,同时评估甲状腺功能等内分泌代谢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BMI在18.5-24kg/m²区间,每日摄入30kcal/kg理想体重,碳水化合物占比45%-60%且选择低GI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2次力量训练,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出现持续消瘦伴随机血糖>13.9mmol/L或伴有恶心呕吐时,需立即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