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做哪些检查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可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血液检查等方式确诊。

1、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是首选筛查手段,能清晰显示肌瘤位置、数量及大小。B超可区分浆膜下、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类型,彩色多普勒能评估血流信号。检查无创且费用较低,对直径>1cm的肌瘤检出率达95%以上。

2、磁共振成像:

MRI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能精准测量肌瘤体积并判断变性类型。T2加权像可鉴别肌瘤与腺肌症,增强扫描有助于识别肉瘤变。该检查对多发肌瘤、特殊位置肌瘤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超声。

3、宫腔镜检查:

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直接观察黏膜下肌瘤突入宫腔的程度。检查同时可进行活检排除内膜病变,术中通过膨宫介质能清晰显示肌瘤基底附着情况。需注意宫腔镜可能遗漏肌壁间肌瘤。

4、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主要排除子宫内膜癌或增生病变。对于月经量增多患者,诊刮可明确是否合并内膜息肉。该检查对肌瘤本身诊断价值有限,多作为辅助手段。

5、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血清CA125在肌瘤变性时可能升高。性激素六项检查有助于鉴别子宫腺肌病,甲状腺功能检测可排除内分泌因素导致的异常出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对排除恶性肿瘤有参考价值。

确诊子宫肌瘤后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瘤扭转。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经量骤增、剧烈腹痛需立即就诊。药物治疗可考虑米非司酮、GnRH-a类药物,手术方式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肌瘤剔除或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