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血压监测、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压力、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钾盐摄入如香蕉、菠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保持BMI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
2、降压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适用于多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适合合并糖尿病者。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联合用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适用于年轻患者。用药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
3、中医调理:
针灸取穴太冲、曲池等穴位辅助降压。代茶饮可用决明子、菊花各10克沸水冲泡。足浴选用钩藤、夏枯草各30克煎汤浸泡。耳穴压豆选取降压沟、神门等穴位。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4、血压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每日早晚各1次,测量前静坐5分钟。动态血压监测每3-6个月进行24小时检测。记录血压日记包括测量时间、数值和服药情况。就诊时携带近期监测数据供医生参考。避免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测量。
5、并发症管理:
每年检查眼底观察视网膜动脉变化。每6个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评估肾损伤。心电图检查筛查左心室肥厚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可延缓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推荐DASH饮食模式多摄入全谷物和蔬菜。适量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睡前热水泡脚促进循环。每月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急症需立即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使血压达标率提升至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