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头晕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耳石症、颈椎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体位动作、补充铁剂、耳石复位、颈椎牵引等方式治疗。
1.低血糖:
空腹或节食导致血糖低于3.9mmol/L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引发头晕。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出现心慌出汗时立即进食。规律三餐、选择升糖指数适中的燕麦片或全麦面包作为主食可预防发作。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延迟,脑部短暂缺血出现黑蒙头晕。与脱水、长期卧床或降压药过量有关。起床前做30秒踝泵运动,从卧位到坐位分段适应。每日饮水2000ml,避免高温环境久站。
3.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携氧能力下降,伴随面色苍白、乏力。月经过多或挑食易导致缺铁。动物肝脏、血豆腐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吸收,必要时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4.耳石症:
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与头位变化相关的旋转性眩晕。Dix-Hallpike试验可确诊,Epley复位法有效率超80%。避免突然转头,睡眠时垫高枕头30度。
5.颈椎病变:
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时,颈部活动可能诱发头晕。长期低头使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3倍。热敷颈部20分钟缓解肌肉痉挛,游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改善曲度。
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快走、八段锦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改善循环。持续头晕超过72小时需排查脑CT或颈动脉超声,高血压患者需监测晨起血压。眩晕发作时选择半流质饮食如山药粥,避免呛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