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头晕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水分、深呼吸放松、按摩穴位、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头晕通常由低血糖、脱水、体位性低血压、内耳疾病、贫血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
立即坐下或平卧避免跌倒,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在改变姿势时需缓慢行动,避免突然站立。持续30秒至2分钟可逐渐缓解。
2、补充水分:
饮用200-300ml温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脱水导致的头晕通常在15-20分钟内改善。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加重脱水。
3、深呼吸放松:
用4-7-8呼吸法缓解紧张性头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次。过度换气综合征引起的头晕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可在3-5分钟见效。
4、按摩穴位:
按压合谷穴拇指食指骨间与风池穴后发际凹陷处各1分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配合太阳穴环形按摩效果更佳。
5、药物干预:
严重眩晕可短期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茶苯海明片控制前庭症状,贫血患者需补充硫酸亚铁。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常30分钟起效。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推荐快走、八段锦等有氧活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增加全谷物摄入稳定血糖。持续性头晕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视物模糊需及时就医排查耳石症、脑供血不足等病因。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每40分钟活动颈部预防颈椎病性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