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大便是怎么回事

周冬 副主任医师

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经常排便可能由饮食纤维过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激素调节、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改善。

1、饮食因素:

高纤维饮食或过量摄入促排便食物如火龙果、西梅、燕麦会加速肠道蠕动。这类生理性因素无需用药,建议减少豆类、杂粮等粗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30克,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香蕉、酸奶等促排食物。

2、消化不耐受:

乳糖或果糖不耐受会导致渗透性腹泻,可能与小肠缺乏分解酶有关,常伴随腹胀、肠鸣。建议选择无乳糖奶粉,限制蜂蜜、苹果汁等高果糖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乳糖酶制剂。

3、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表现为排便急迫感与腹痛后缓解。可服用匹维溴铵调节肠道蠕动,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改善菌群,避免摄入辛辣、冰镇等刺激性食物。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会加速代谢,甲亢患者常见大便次数增多伴体重下降、心悸。需检测FT3、FT4指标,使用甲巯咪唑抑制甲状腺素合成,心率过快者可加用普萘洛尔。

5、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黏液脓血便,可能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确诊需结肠镜检查,轻中度患者可用美沙拉嗪缓释片,重度需注射英夫利昔单抗控制炎症。

日常建议选择低渣饮食如白粥、面条,避免生冷及高脂食物;规律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肠道控制力;若持续两周以上伴体重减轻或便血,需进行肠镜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注意记录排便日记,包括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