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异常等副作用。
1、肝功能损害:
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可能造成转氨酶升高,严重时导致药物性肝炎。用药期间需每月监测肝功能,出现黄疸或乏力需及时就医。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水飞蓟宾可辅助治疗。
2、胃肠道反应:
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常引发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建议餐后服药,分次少量进食。症状持续可联用奥美拉唑等抑酸剂,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药物吸收。
3、神经系统症状:
异烟肼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手脚麻木。需预防性补充维生素B6,剂量为每日10-50mg。链霉素可能引发耳鸣眩晕,老年患者应严格控制剂量。
4、过敏反应:
利福平可引起皮疹、药物热等超敏反应,严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初次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备好肾上腺素注射液应急。发生过敏需立即停药并更换方案。
5、血液系统异常:
利福平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表现为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定期检查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乙胺丁醇可能引发尿酸升高,需增加饮水并限制高嘌呤食物。
抗结核治疗需持续6-9个月,用药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严格遵医嘱复查胸片和痰检,出现视力模糊、持续发热等严重副作用时需急诊处理。护理重点包括记录服药时间、避免阳光直射预防光敏反应,家庭成员应协助观察精神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