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型肺结核会传染吗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浸润型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环境污染物传播、免疫功能低下易感等途径扩散。

1、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颗粒直径1-5微米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健康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传染性强弱取决于患者痰涂片阳性率及排菌量。

2、密切接触传播:

长期与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或处于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如家庭、宿舍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接触时长超过8小时/天被认为是高危暴露。

3、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活动性肺结核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时吸入感染的羊水导致先天性结核,发生率为5-10%。产妇痰涂片阳性时,新生儿需立即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预防性治疗。

4、环境污染物传播:

结核杆菌在干燥痰液中可存活6-8个月,患者随地吐痰后形成的尘埃被他人吸入可能造成感染。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煮沸5分钟可有效灭活环境中的病原体。

5、免疫功能低下易感: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群体感染后发病风险增加10-30倍。这类人群接触患者后需进行至少6个月的预防性服药,常用异烟肼或利福平。

预防浸润型肺结核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患者应佩戴口罩并及时接受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保持室内通风每日至少3次,每次30分钟;高危人群可接种卡介苗;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鸡蛋、鱼肉和维生素A/C胡萝卜、柑橘;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低热、夜间盗汗时应立即就诊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