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妊娠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控、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管理。该疾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加重、胎盘激素影响、孕期体重增长过快、遗传因素、高龄妊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控:
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干预措施,需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在1800-2000千卡,碳水化合物占比不超过40%。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精制糖及高糖水果,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豆制品。
2、运动干预: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餐后散步30分钟、孕妇瑜伽或水中健身。运动需避开空腹时段,注意监测胎动变化。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40次/分为宜,避免跳跃和仰卧动作。
3、血糖监测:
需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记录血糖波动情况,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自我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4、胰岛素治疗:
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需启用胰岛素,常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速效制剂。胰岛素治疗期间需预防低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应急。治疗方案需内分泌科与产科联合制定,随孕周调整剂量。
5、定期产检:
妊娠糖尿病可能与胎盘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反复阴道感染、羊水过多等症状。需增加产检频率至每1-2周一次,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脐血流及羊水指数。
妊娠糖尿病孕妇需长期坚持个性化膳食计划,主食可选用黑米、荞麦等粗粮搭配藜麦,每日保证500g深色蔬菜摄入。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配合血糖日记记录饮食运动反应。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后续每年检测糖尿病风险。密切观察妊娠高血压、巨大儿等并发症征兆,所有治疗方案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