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烧抽搐怎么办

周冬 副主任医师

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高烧抽搐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外伤、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高烧抽搐通常由感染性疾病、体温骤升、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刺激。脱去过多衣物促进散热,保持室温22-24℃。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2、药物控制:

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抽搐发作时可经直肠给予地西泮。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服药后需补充水分观察尿量。

3、保持气道通畅:

将患儿侧卧防止误吸,清除口腔分泌物,松解领口腰带。发作时禁止喂食喂水或强行按压肢体,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4、预防继发损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床周铺设软垫。抽搐时轻微固定头部避免碰撞,但不可用力约束。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意识模糊,需专人看护至完全清醒。

5、病因排查:

可能与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低钙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球上翻、四肢强直、口唇青紫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

发作期间禁食禁水,清醒后给予米汤、果汁等流质饮食。恢复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建议记录发热抽搐日记,包括诱因、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信息。6岁以上仍反复发作或单次抽搐超过15分钟需神经内科就诊,排除癫痫等疾病。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降低诱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