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肾炎与高血压存在双向关联,肾炎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血管内皮损伤、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交感神经兴奋等机制引发高血压;高血压亦可因肾动脉硬化、肾小球内高压、肾脏微循环障碍、肾小管缺血性损伤、肾单位减少等途径加重肾炎。
1、肾素激活机制:
肾炎导致肾小球缺血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管收缩。肾性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晨起头晕、夜尿增多,需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非药物干预包括限制钠盐至每日5克以下,药物可选缬沙坦、贝那普利等ARB/ACEI类降压药。
2、水钠代谢失衡: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增加使血压升高。这类患者多见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需记录每日出入量。治疗采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同时控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ml,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
3、血管内皮损伤:
炎症因子TNF-α、IL-6破坏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眼底动脉变细,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除降压治疗外,建议补充ω-3脂肪酸深海鱼每周2次,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
4、高血压肾损害:
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加速肾小球硬化。典型表现为夜尿频多、尿比重降低,肾脏超声显示皮质变薄。控制目标血压需<130/80mmHg,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可优先选用,合并蛋白尿者需限制植物蛋白摄入。
5、恶性循环机制:
高血压与肾炎相互促进形成病理循环,肾单位减少导致剩余肾单位代偿性高压。这类患者肌酐升高速度>每年20%,需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终末期需考虑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术前需进行动静脉瘘成形术或腹膜透析管置入术。
日常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采用DASH饮食模式每日蔬菜400g、全谷物150g。监测晨起空腹血压及睡前血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每年进行尿常规、肾功、肾脏超声检查,出现血肌酐翻倍或血压难以控制时需肾内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