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妊娠高血压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妊娠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营养干预、定期监测、心理调节、药物预防等方式预防。妊娠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营养失衡、免疫异常、多胎妊娠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是基础预防措施。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孕前BMI正常者孕期增重建议11-16公斤。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摄入,每日咖啡因不超过200毫克。

2、营养干预:

采用低钠高钾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钙镁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每日钙摄入需达1000-1200毫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禽肉、蛋类,每周摄入深海鱼2-3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加工肉类。

3、定期监测:

孕20周后需每周测量血压,重点关注舒张压变化。定期尿常规检查监测尿蛋白,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居家使用合格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测量时保持手臂与心脏平齐。记录血压波动曲线,就诊时提供完整数据供医生参考。

4、心理调节: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血压。练习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减压技巧,每天进行10-15分钟放松训练。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

5、药物预防:

高风险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通常从孕12周开始服用。钙剂补充适用于低钙饮食人群,每日元素钙补充量600-1500毫克。维生素D缺乏者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禁止自行使用利尿剂或降压药物。

妊娠期需建立个体化防控方案,结合产科检查和内科评估调整预防策略。保持膳食多样化,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注意铁、锌等微量元素补充。选择游泳、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压动作。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预警症状时立即就医。产后继续监测血压至分娩后12周,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