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折断可能由分娩损伤、子宫手术史、外伤撞击、子宫肌瘤、子宫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紧急手术修复、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
1、分娩损伤:
产程中急产、胎儿过大或胎位异常可能导致子宫肌层撕裂。伴随剧烈腹痛和阴道大出血时需立即就医。轻度损伤可通过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严重者需行子宫缝合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2、手术史影响:
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等手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会降低子宫壁弹性。瘢痕处可能发生自发性破裂,表现为突发性撕裂样疼痛。预防性使用戊酸雌二醇可增强子宫肌层厚度,破裂时需紧急行子宫修补术。
3、外力撞击:
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时,子宫可能发生完全性或不全性断裂。现场需立即平卧并冰敷腹部,转运过程中避免颠簸。确诊后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子宫成形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4、肌瘤压迫:
巨大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局部肌壁变薄破裂,常伴有月经量增多和贫血症状。直径超过5cm的肌瘤建议行肌瘤切除术,药物控制可选用米非司酮、亮丙瑞林、氨甲环酸等。
5、发育异常:
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子宫等结构薄弱区域易发生断裂。孕前超声评估子宫形态,孕期需限制剧烈活动。发生断裂时优先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重建手术。
术后恢复期建议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豆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子宫愈合情况,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