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并发症可能由动脉硬化、心脏负荷增加、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脑血管意外等因素引起,需通过降压治疗、器官功能保护、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头晕、肢体麻木。控制血压需联合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同时进行低盐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

2、肾脏损害:

肾小球高压引发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可能与肾动脉狭窄、肾小球硬化相关,常见夜尿增多、下肢水肿。需监测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使用ACEI类降压药如贝那普利,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0.8g/kg。

3、视网膜病变:

眼底小动脉痉挛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与血管渗出、视盘水肿相关,表现为视物模糊、飞蚊症。需每年眼底检查,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严重时需视网膜激光治疗。

4、主动脉夹层:

血管壁撕裂引发剧烈胸背痛,属于高血压急症。与血管中层变性相关,常伴血压双侧不对称。需紧急CT血管造影,采用静脉用硝普钠降压,必要时行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5、认知功能障碍:

慢性脑灌注不足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进程。可能与脑白质病变、微出血有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推荐地中海饮食,维持收缩压120-130mmHg,可选用尼莫地平改善脑循环。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低钠高钾饮食,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g,增加深色蔬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憋气用力动作。定期监测晨起静息血压,每年完成心脏超声、颈动脉彩超等靶器官评估。突发剧烈头痛、胸痛或视物变形需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