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淋巴瘤可通过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奥法木单抗等药物治疗,疾病多与免疫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化学物质暴露及放射线接触有关。
利妥昔单抗是靶向CD20的单克隆抗体,适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奥法木单抗作用于CD52抗原,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者需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可能引发发热或过敏反应。
环磷酰胺和苯达莫司汀通过破坏DNA结构抑制肿瘤生长,常见于联合化疗方案。苯达莫司汀对惰性淋巴瘤效果显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氟达拉滨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干扰核酸合成发挥作用。克拉屈滨适用于毛细胞白血病,需监测肝肾功能变化和感染迹象。
伏立诺他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抑制肿瘤,适用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贝利斯特定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和疲劳。
伊布替尼作为BTK抑制剂用于套细胞淋巴瘤,口服给药便利。维奈托克是BCL-2抑制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高应答率,需警惕肿瘤溶解综合征。
治疗方案需结合淋巴瘤分型和分期制定。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适度进行散步或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或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护理重点包括口腔清洁预防感染,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减少病原体接触风险,治疗全程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