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由EB病毒感染、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化学物质暴露、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
EB病毒与淋巴瘤发生存在明确关联,该病毒可激活B细胞异常增殖。患者需通过PCR检测病毒载量,治疗以R-CHOP方案为主,配合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
HIV感染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需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采用剂量调整的EPOCH化疗方案,同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BCL6基因重排和MYD88突变是常见分子特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基因异常,靶向药物如伊布替尼可阻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长期接触苯类化合物或农药会损伤淋巴细胞DNA。临床表现为快速增大的淋巴结肿块,治疗需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等细胞毒性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持续炎症微环境可诱发淋巴瘤。病理活检可见大型肿瘤性B细胞弥漫浸润,采用CAR-T细胞治疗可显著提高缓解率。
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定期监测血常规和LDH水平。出现持续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超过10%需立即复查PET-CT,治疗期间需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