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折患者的注意事项包括制动保护、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骨折后需立即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建议悬吊制动,下肢骨折需保持非负重状态。石膏固定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皮肤发紫、麻木需及时就医。
每日需补充1.2-1.5g/kg优质蛋白质促进骨痂形成,优先选择牛奶、鱼肉、大豆制品。同时增加维生素D和钙质摄入,如每天500ml牛奶搭配10微克维生素D补充剂。避免高盐饮食防止钙流失。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塞来昔布等镇痛药物。慢性疼痛可采用冷热敷交替疗法,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神经病理性疼痛需使用加巴喷丁等特殊药物。
拆除固定后立即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日3次被动屈伸练习。肌肉力量恢复推荐弹力带抗阻训练,从20%最大阻力逐步提升。平衡训练建议使用平衡垫,每次10分钟逐步延长至30分钟。
术后1周需X线检查复位情况,之后每4周复查直至骨痂形成。复杂骨折需CT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延迟愈合时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儿童患者要监测骨骺线避免生长畸形。
骨折恢复期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钙吸收,戒烟限酒避免血管收缩影响愈合。饮食可多选择黑芝麻、虾皮等高钙食物,搭配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水中步行过渡到陆地训练,配合脉冲电磁场等物理疗法加速骨愈合。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减轻水肿,使用记忆棉垫预防压疮。心理上需建立康复信心,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