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筛查需要做什么检查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乳腺癌筛查可通过乳腺超声、钼靶X线摄影、核磁共振成像、临床乳腺检查、基因检测等方式进行。筛查项目需结合年龄、家族史、个体风险等因素综合选择,必要时需多方法联合应用。

1、乳腺超声:

高频超声适用于致密型乳腺组织或年轻女性,能清晰显示肿块形态、边界及血流情况。该检查无辐射,可区分囊性与实性病变,对直径>5mm的病灶检出率可达90%以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可疑病变重要手段。

2、钼靶X线摄影:

作为40岁以上女性首选筛查手段,能检出微小钙化灶及结构扭曲。钼靶对非致密型乳腺灵敏度更高,推荐每1-2年检查一次。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技术可减少组织重叠干扰,提高早期癌灶检出率约30%。

3、核磁共振成像:

适用于BRCA基因突变等高风险人群,对多中心病灶和浸润范围的评估优于其他检查。增强MRI检测敏感性超过95%,但因假阳性率高,多作为超声或钼靶异常后的补充检查。检查需注射造影剂,耗时约30分钟。

4、临床乳腺检查:

由医师通过触诊评估乳房对称性、皮肤改变及肿块特性。专业触诊能发现约10%钼靶阴性的肿瘤,推荐20岁起每月自检结合每年专科检查。触诊发现孤立、质硬、活动度差的肿块需立即影像学确认。

5、基因检测:

BRCA1/2等基因检测适用于直系亲属患乳腺癌、发病年龄<50岁等高风险人群。检测阳性者35岁起需年度MRI联合钼靶筛查,必要时考虑预防性手术。肿瘤组织二代测序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建议20岁后每月月经结束一周进行乳房自检,40岁前每3年接受临床检查,40岁起增加影像学筛查。保持BMI<25、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降低风险。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预防。筛查发现BI-RADS3类及以上病变应及时转诊乳腺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