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骨转移后会容易引起骨折吗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肿瘤骨转移可能增加骨折风险,与骨质破坏程度、肿瘤类型、病灶位置、骨骼负荷状态及全身代谢情况有关。

1、骨质破坏:

转移瘤细胞通过激活破骨细胞导致溶骨性破坏,骨小梁结构完整性丧失,轻微外力即可引发病理性骨折。乳腺癌、肺癌等溶骨性转移常见,表现为局部疼痛加剧或突发活动受限。

2、肿瘤类型:

前列腺癌等成骨性转移虽较少直接骨折,但混合型病灶仍存在风险。多发性骨髓瘤的广泛骨质溶解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需通过X线或骨扫描评估稳定性。

3、承重部位:

股骨近端、脊柱等负重区域转移灶更易骨折。脊髓压迫风险高的胸腰椎转移需严格卧床制动,髋部转移建议避免单侧承重,必要时使用支具保护。

4、代谢失衡:

高钙血症加速骨盐流失,化疗或激素治疗可能加重骨质疏松。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可抑制骨吸收,配合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维持骨密度。

5、预防干预:

低强度运动维持肌肉量,补充蛋白质每日1.2-1.5g/kg体重。疼痛区域避免按摩或剧烈翻身,转移灶直径超过2.5cm或皮质破坏50%以上建议预防性内固定手术。

每日摄入800-1200mg钙质与800-1000IU维生素D,优先选择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水中太极或床边踝泵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使用助行器分散负荷。突发剧痛或肢体变形需立即影像学检查,椎体成形术或骨水泥填充可稳定骨折灶。定期监测碱性磷酸酶与骨代谢标志物,放疗联合镇痛药物控制局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