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应该如何急救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急性脑出血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急救。急性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原因引起。

1、保持气道:

立即将患者置于侧卧位防止舌根后坠,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松解衣领腰带,避免颈部屈曲影响呼吸。若出现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时尽快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2、血压管理:

收缩压超过180mmHg时需静脉使用尼卡地平、乌拉地尔或拉贝洛尔等降压药物,目标为160/90mmHg以下。避免血压骤降超过25%导致脑灌注不足。血压可能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有关,常伴随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3、降颅压处理:

抬高床头30度促进静脉回流,静脉输注20%甘露醇或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呋塞米可与渗透性脱水剂联用增强效果。颅内压增高可能与血肿占位效应有关,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症状。

4、止血治疗:

凝血功能异常者静脉输注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氨甲环酸抑制纤溶系统。止血治疗适用于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常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凝血异常表现。

5、手术干预:

血肿量超过30ml或脑疝形成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小脑出血伴脑干受压需急诊后颅窝减压。手术指征与血肿部位及占位效应相关,术前需完成头颅CT评估。

急救后需绝对卧床2-4周,头部制动避免再出血。恢复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与肢体康复锻炼,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g。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与他汀类药物,每3-6个月复查脑血管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