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体温计的水银可能导致中毒,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水银中毒风险与暴露剂量、接触方式、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水银体温计中的液态汞在常温下挥发缓慢,单次破碎后短时间接触通常不会达到中毒剂量。金属汞经完整皮肤吸收率低于0.01%,但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神经毒性。
密闭空间内打碎多支体温计可能造成汞蒸气超标。吸入高浓度汞蒸气会损伤呼吸道,表现为咳嗽、胸痛,严重时导致化学性肺炎。这种情况需立即开窗通风并撤离现场。
长期接触残留汞珠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蒸气吸入蓄积。症状包括震颤、失眠、记忆力减退,常见于职业暴露人群。家庭环境需彻底清理散落汞珠。
使用硬纸板收集大颗粒汞珠,细小残留可用硫粉或锌粉覆盖反应。禁止用吸尘器或扫帚处理,避免汞蒸气扩散。污染区域保持通风24小时以上。
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头痛等急性症状需检测尿汞浓度。驱汞治疗常用二巯丙磺酸钠、青霉胺等螯合剂,需在中毒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建议改用电子体温计避免风险。若发生汞泄漏,及时清理后可用活性炭吸附残余蒸气。保持室内通风,接触汞珠后彻底洗手。孕妇儿童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长期低剂量汞暴露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定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可预防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