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脂肪瘤通常无需药物治疗,较小且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较大或影响功能时需手术切除。脂肪瘤可能与遗传因素、脂肪代谢异常、局部创伤、激素水平变化、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体积小于1厘米且无疼痛、压迫症状的脂肪瘤建议定期复查,每6-12个月通过超声监测大小变化。日常避免反复揉搓刺激瘤体,记录生长速度及质地改变。
直径超过3厘米或位于关节、颜面等特殊部位时需行外科手术,常用方法包括传统开放切除术、微创脂肪抽吸术。术后需加压包扎预防血肿,瘢痕体质者需配合抗瘢痕治疗。
临床尚无特效口服药物消除脂肪瘤,合并高脂血症者可服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等降脂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暂时缩小瘤体,但易复发且可能导致皮肤萎缩。
中医认为脂肪瘤与痰湿瘀阻相关,可尝试山楂、陈皮、茯苓等健脾化湿药材。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应选择正规中医院配制,避免使用含重金属的偏方。
控制动物脂肪摄入,增加三文鱼、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维持BMI在18.5-23.9范围。
脂肪瘤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推荐食用燕麦、西兰花、苹果等食物。规律运动可选择太极拳、瑜伽等低冲击项目。术后护理应保持伤口干燥,拆线后使用硅酮敷料预防增生性瘢痕。若发现瘤体突然增大、变硬或伴有疼痛,需及时就医排除脂肪肉瘤等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