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中药等药物治疗。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异常、感染、物理刺激、遗传等因素引起。
抗组胺药是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瘙痒和风团。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第二代抗组胺药如非索非那定具有较少嗜睡副作用,适合长期使用。顽固性病例可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可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常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口服或注射制剂。使用周期一般不超过1周,需警惕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应避免滥用。
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这类药物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和肥大细胞脱颗粒发挥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压。部分患者用药3-6个月后可逐渐减量。
奥马珠单抗是抗IgE单克隆抗体,对IgE介导的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每月皮下注射可阻断肥大细胞活化,改善顽固性症状。其他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针对特定炎症通路发挥作用。
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具有祛风止痒功效。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等中药提取物可调节免疫功能。中药需辨证施治,湿热型常用黄芩、苦参,血虚型选用当归、川芎。联合针灸疗法可增强疗效。
荨麻疹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坚果、蛋奶等。适度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冷敷可暂时缓解瘙痒症状。慢性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过敏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