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硬膜外注射、微创手术等方式治疗。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通常由长期不良姿势、腰椎退行性变、外伤、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仰卧位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位时双腿间夹薄枕。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动作,日常使用腰围支撑但不超过2周。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每日1次连续10天。腰椎牵引重量控制在体重的1/3-1/2,每次20分钟。麦肯基疗法通过特定体位训练缓解神经压迫,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改善痉挛。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1促进神经修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所有药物需遵医嘱服用。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在影像引导下将利多卡因复合糖皮质激素注入硬膜外腔。可能与穿刺损伤、感染风险有关,通常表现为注射后短暂头晕、血压波动。每年注射不超过3次,两次间隔需大于2周。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通过7mm切口摘除突出髓核,术后3天可下床。椎间盘射频消融利用高温使突出组织回缩,适合纤维环未破裂者。手术指征包括马尾综合征、进行性肌力下降等严重神经损伤。
日常应加强腰背肌锻炼,推荐每天30分钟游泳或五点支撑练习。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胶原蛋白,适量摄入牛奶、深海鱼及猕猴桃。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办公时保持屏幕与视线平齐。若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足下垂需立即急诊处理,保守治疗3月无效建议脊柱外科就诊评估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