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排便呈羊屎蛋状可能由饮食纤维不足、水分摄入不足、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功能未成熟、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不足是常见诱因,婴儿辅食添加初期可能缺少蔬菜泥、水果泥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若母亲饮食过于精细,也会影响乳汁成分。增加南瓜泥、西梅泥等辅食可改善症状。
婴幼儿主动饮水意识弱,喂养间隔过长可能导致脱水。观察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征兆,6个月以上宝宝可通过专用水杯少量多次补水。母乳喂养需按需增加喂养频次。
肠道益生菌数量不足会影响食物分解吸收,可能因抗生素使用、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适当补充婴幼儿专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等可调节微生态平衡。
婴幼儿肠道蠕动功能尚未完善,可能与肠神经元发育不成熟有关。表现为排便间隔超过3天且粪便干硬,腹部按摩顺时针环形按压脐周可促进肠蠕动。
牛奶蛋白过敏等食物不耐受可能引发便秘反应,常伴随皮疹、哭闹等症状。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可替代普通奶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回避试验。
调整婴儿饮食结构时需逐步增加纤维素食物如燕麦糊、豌豆泥等,每日保证适量的俯卧爬行锻炼有助于肠道蠕动。若出现血便、持续腹胀或体重增长缓慢,需及时就诊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器质性疾病。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低纤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