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血糖,合理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糙米的升糖指数GI值比白米低20-30个百分点,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每日推荐摄入量占主食的1/3以上,需搭配蛋白质食物降低整体餐后血糖波动。
菠菜、西兰花、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含铬元素和抗氧化物质。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胰岛素作用效能。每餐建议摄入200克以上,焯水凉拌或急火快炒可最大限度保留膳食纤维和镁元素。
蓝莓、草莓、柚子等低GI水果富含多酚类物质。柚子中的柚皮苷能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单糖吸收。每日控制在100-150克为宜,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与正餐碳水化合物叠加引起血糖飙升。
三文鱼、鸡胸肉、豆腐等蛋白质食物可延缓胃排空速度。三文鱼中的ω-3脂肪酸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豆腐异黄酮具有类胰岛素作用。每餐需保证20-30克优质蛋白,烹饪时避免红烧、糖醋等高糖烹调方式。
绿茶、普洱茶、肉桂茶中的活性成分可辅助调节糖代谢。茶多酚通过抑制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降低肝糖输出,肉桂醛能模拟胰岛素作用促进葡萄糖转运。每日饮水1500-2000ml,避免含糖饮料,餐后1小时饮用淡茶有助于平稳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30-200克,蛋白质每公斤体重0.8-1.2克,脂肪供能比25%-35%。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注意避免过度节食或单一饮食,防止发生低血糖或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