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胃癌中期患者的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5年生存率约为30%-50%,具体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范围、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有关。
胃癌中期通常指II-III期,肿瘤侵犯肌层或浆膜层,可能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腺癌预后较差,印戒细胞癌侵袭性强,生存期可能缩短至2-3年。精准的TNM分期是评估预后的核心指标。
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D2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生存率。紫杉醇、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化疗方案能降低复发风险。部分患者需接受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后再手术。
淋巴结转移超过7枚时5年生存率下降至20%以下。腹膜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会显著影响预后,这类患者中位生存期约8-12个月。PET-CT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转移灶。
HER2阳性患者可采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MSI-H型胃癌对免疫治疗敏感。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可延长生存期,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已用于特定亚型患者。
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体质,肠内营养粉剂如瑞代、安素等有助于维持体重。同步进行心理干预和疼痛管理,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能早期发现复发。
胃癌中期患者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3个月复查胃镜和腹部CT,出现呕血、持续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积极心态对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