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脓栓可通过局部消毒、热敷促排、器械辅助、药物溶解、专业处理等方式清除。脓栓形成多与毛囊堵塞、细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剩、免疫低下、不当挤压等因素相关。
使用碘伏或75%酒精对患处及周围皮肤消毒,降低继发感染风险。操作前需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细菌侵入破损皮肤。消毒后保持局部干燥,每日重复2-3次直至脓栓脱落。
40℃左右湿热毛巾敷于患处5-10分钟,每日3-4次。热敷可扩张毛孔、软化角质,促进脓栓自然排出。适用于未完全成熟的浅表脓栓,配合消毒棉签轻压周围皮肤辅助排出。
消毒后的粉刺针环形端轻压脓栓边缘,垂直皮肤方向施力。仅适用于完全暴露的脓栓,操作后立即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切忌强行刺破或深挖,避免留下瘢痕。
外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可溶解角质栓,水杨酸制剂能促进表皮脱落。适用于反复发作的闭合性脓栓,需连续使用3-5天。可能出现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
顽固性脓栓或伴红肿热痛时,需就医进行切开引流。皮肤科医生会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必要时配合口服多西环素、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深部感染。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无油配方的护肤品减少毛孔堵塞。限制高糖高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增强皮肤屏障。避免用手触摸面部,油性肌肤可每周使用1-2次黏土面膜吸附多余油脂。出现直径超过5mm的脓肿、伴随发热或脓栓反复发作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