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折延迟手术可能因软组织损伤、感染风险、全身状况不佳等原因引起,需通过伤口处理、炎症控制、稳定病情等方式进行术前准备。
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时,直接手术可能加重感染风险。需优先清创并控制肿胀,伤口换药使用碘伏或银离子敷料,待皮肤条件改善后手术。延迟期间可临时固定患肢,局部冷敷减轻水肿。
存在明显创面污染或发热时,需先静脉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感染可能阻碍骨愈合,术前需连续监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直至指标正常。期间患肢需保持抬高,避免负重。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调控血糖血压至安全范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8mmol/L,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能调整胰岛素用量或增加降压药物,如二甲双胍、氨氯地平等。
伴随颅脑损伤、内脏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损伤时,需优先抢救。骨折手术可能因全身麻醉加重颅内压或失血风险,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择期手术。多学科会诊确定救治顺序。
严重肿胀时手术会增加筋膜室综合征风险。抬高患肢配合甘露醇脱水治疗,肢体周径相差<2cm时手术更安全。使用超声监测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必要时预置下腔静脉滤器。
骨折延迟手术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痂形成。上肢骨折可进行手指屈伸锻炼,下肢非负重区骨折可做踝泵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肿胀消退后及时联系医生评估手术时机。术后康复阶段需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