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十几天的宝宝拉稀是怎么回事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出生十几天的宝宝拉稀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牛奶蛋白过敏、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更换特殊配方奶粉、补充益生菌等方式干预。

1、喂养不当:

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度喂养或喂养间隔过短会导致肠道负担加重。母乳喂养时母亲摄入高脂饮食,或配方奶冲调浓度不当均可引起稀便。建议按需喂养,母乳妈妈保持清淡饮食,配方奶严格按比例调配。

2、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或继发性肠黏膜损伤会导致乳糖消化障碍,表现为水样便伴泡沫和酸臭味。可通过大便还原糖检测确诊,母乳喂养儿需在哺乳前补充乳糖酶制剂如Lacteeze,配方奶喂养儿需改用无乳糖奶粉。

3、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会出现蛋花汤样便,可能伴随发热和呕吐。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感染期间需加强奶瓶消毒和手卫生。

4、牛奶蛋白过敏:

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产生异常反应,常见黏液血便和湿疹。需通过氨基酸配方奶粉回避激发试验确诊,母乳妈妈需严格忌口奶制品,可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如纽太特进行喂养。

5、肠道菌群失衡:

剖宫产或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肠道益生菌不足,表现为绿色稀便伴奶瓣。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母乳中含有的低聚糖能促进有益菌定植,必要时可添加益生元辅助调理。

新生儿腹泻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每次便后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若出现嗜睡、囟门凹陷、6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或便血、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可做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维持适宜室温避免腹部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