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骨折伤口不愈合可能由营养不良、局部感染、血液供应不足、固定不稳定、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改善血运、手术修复、控制慢性病等方式干预。
蛋白质与维生素C缺乏会直接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延缓骨痂形成。锌、钙等微量元素不足也会阻碍成骨细胞活性。建议增加鸡蛋、牛奶、西兰花等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蛋白粉或复合维生素制剂。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感染可能与清创不彻底、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有关,通常需采集分泌物培养后针对性使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药物,严重者需拆除内固定清创。
骨折部位血管损伤或石膏压迫过度会导致局部缺血,X线可见骨折线清晰无骨痂生长。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或吸烟等习惯有关,表现为皮肤苍白发凉。需解除压迫装置,采用低分子肝素改善微循环,必要时行血管吻合术。
过早负重或内固定物松动会导致骨折端异常活动,长期机械刺激使纤维组织替代骨痂。可能与骨质疏松或康复训练不当有关,表现为负重时疼痛加剧。需重新调整外固定支架或更换髓内钉,结合双能X线评估骨密度。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会干扰成骨代谢,血糖过高可抑制白细胞杀菌功能。这类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通常延长2-3倍,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同时监测血钙磷水平,必要时使用特立帕肽促进骨形成。
日常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摄入1.5g/kg优质蛋白质,适当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吸烟者应立即戒烟,糖尿病患者每周监测空腹血糖。若术后6个月骨折线仍清晰可见,或出现持续性疼痛伴异常骨擦音,需及时复查CT评估是否形成假关节。恢复期可进行泳池行走等低冲击运动,配合脉冲电磁场物理治疗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