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胸片影像表现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的胸片影像表现主要包括渗出性病变、纤维化病灶、钙化灶、空洞形成及胸膜增厚。

1、渗出性病变:

早期肺结核在胸片上表现为云絮状或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这种磨玻璃样改变代表肺泡内炎性渗出,可能伴随支气管充气征。活动期病灶周围常见卫星灶,需与肺炎鉴别。

2、纤维化病灶:

慢性期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呈放射状排列,肺纹理扭曲变形。纤维收缩可导致肺门上提、气管偏移等间接征象。部分患者出现代偿性肺气肿,表现为局部透亮度增高。

3、钙化灶:

愈合期特征为直径2-10mm的致密结节影,CT值超过100HU。典型者呈层状或爆米花样钙化,常见于肺尖部。钙化灶提示非活动性感染,但需警惕钙化淋巴结压迫支气管的风险。

4、空洞形成:

进展期出现壁厚薄不均的透亮区,内缘多不规则,常见液平。多房性空洞或偏心性空洞需警惕合并曲霉菌感染。空洞闭合后可遗留薄壁囊腔或完全纤维化。

5、胸膜增厚:

约30%患者出现肋膈角变钝或广泛胸膜粘连,CT可见"胸膜尾征"。结核性胸膜炎急性期可见胸腔积液,慢性期可形成钙化性胸膜斑,严重者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结核影像诊断需结合痰涂片、PPD试验等检查。日常需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适当进行呼吸操锻炼。胸片随访应间隔3-6个月,观察病灶变化需注意对比既往影像资料,钙化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新发渗出影或空洞需及时抗结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