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能否停药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心血管风险分层及并发症综合评估,常见干预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阶梯减量、动态监测、靶器官保护、专科随访。高血压停药可能与血压长期达标、低危分层、无合并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诊室血压<130/80mmHg、家庭自测血压稳定、动态血压监测正常等症状。
停药前提是血压持续稳定达标至少6-12个月,诊室血压需<130/80mmHg且家庭自测血压日均值<135/85mmHg。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10%时提示可考虑减药。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更严格控制在<125/75mmHg。
低危患者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危险因素≤2个在严格生活方式干预下可尝试减药。中高危患者需维持药物治疗,尤其合并左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未控制前不建议停药。
采用阶梯式减量法,优先减少联合用药种类,单药治疗者可逐步降低剂量。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与ARB类如缬沙坦适合最后减停。减量期间每周监测血压,若收缩压回升>140mmHg需恢复原方案。避免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以防反跳性高血压。
减药前需评估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等靶器官指标。左室质量指数>115g/m²男或95g/m²女者需持续用药。肾功能下降eGFR<60ml/min或视网膜动脉狭窄患者不应擅自停药。
每日钠盐摄入限制在3-5g,采用DASH饮食模式增加蔬果、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BMI<24。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25g/日,女性<15g/日。心理压力管理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实现。
高血压患者减停药物后仍需每月测量血压,每年复查心电图、尿常规、血脂等指标。建议采用低脂高纤维饮食,优先选择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坚持每天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每周2次。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避免夜间打鼾或呼吸暂停。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血压波动期间可临时舌下含服卡托普利12.5mg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