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牙髓炎可能引起三叉神经痛,牙髓炎与三叉神经痛关联主要涉及炎症刺激、神经压迫、解剖位置邻近、继发感染扩散、慢性疼痛敏化等因素。
牙髓炎产生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可直接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分支。牙髓腔压力增高时,炎症通过根尖孔扩散至牙周膜,激活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或第三支下颌神经的伤害性感受器,表现为放射性面痛。
严重牙髓炎伴随根尖脓肿或囊肿形成时,可能机械性压迫邻近的三叉神经分支。上颌后牙根尖与上颌神经管相邻,下颌磨牙根尖接近下牙槽神经,占位性病变可诱发类似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电击样疼痛。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广泛分布于牙髓及牙周组织。上颌第一磨牙与眶下神经、下颌第三磨牙与舌神经存在解剖交汇,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弧诱发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牵涉痛。
未经治疗的牙髓炎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骨髓炎或颌面部间隙感染。细菌毒素沿神经鞘扩散可导致神经炎性损伤,这种情况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灼痛伴三叉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需与典型三叉神经痛鉴别。
慢性牙髓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疼痛阈值降低,形成痛觉超敏。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异常兴奋可能诱发类似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性疼痛,这种继发性疼痛在牙髓治疗后通常缓解。
牙髓炎相关疼痛需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前者常伴随冷热刺激敏感、叩痛等牙源性症状。建议出现面部阵发性剧痛时及时口腔科就诊,通过牙髓活力测试、X线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可降低炎症风险。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等针对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