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酸高痛风可通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等药物治疗,通常由嘌呤代谢异常、肾功能异常、高嘌呤饮食、肥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是常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阻断尿酸合成途径降低血尿酸浓度。非布司他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更安全,别嘌醇需注意过敏反应。两者均需长期服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排泄,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用药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避免与阿司匹林联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通过抑制白细胞趋化减轻关节炎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可快速缓解肿痛。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不耐受上述药物者,需短期使用。
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制剂可维持尿液pH值在6.2-6.9,增加尿酸溶解度预防肾结石。需监测尿pH值避免过度碱化,高血压患者慎用含钠制剂。
严重病例可采用降尿酸药联合方案,如非布司他+苯溴马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非布司他与硫唑嘌呤存在配伍禁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尿酸波动诱发转移性痛风。
痛风患者需长期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2000-3000ml。适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急性期抬高患肢冷敷缓解疼痛,缓解期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μmol/L,合并痛风石者需维持<300μmol/L。避免突然受凉、外伤等诱发因素,戒烟限酒减少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