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宫颈癌可能由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多孕多产、吸烟等因素引起。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病因,16型和18型HPV导致70%以上病例。病毒E6/E7蛋白通过抑制p53和Rb蛋白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定期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
HI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风险增加3-5倍。免疫系统无法清除HPV感染,导致病毒持续存在。维持CD4+T细胞计数>500/μl可降低风险。
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使风险倍增,可能与激素改变宫颈上皮分化有关。停用避孕药10年后风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屏障避孕法可降低31%患病风险。
初次妊娠年龄<20岁及生育≥3次者风险升高,多次分娩造成的宫颈创伤增加HPV感染机会。建议适龄生育,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烟草中致癌物通过血液循环在宫颈局部形成高浓度,吸烟者宫颈粘液中尼古丁代谢物含量比血浆高10-40倍。戒烟5年后风险可下降至非吸烟者水平。
保持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以上可增强免疫功能,建议摄入富含叶酸和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25岁以上女性应每3年进行TCT检查,30岁以上建议联合HPV检测。接种九价HPV疫苗可预防90%以上相关癌变,最佳接种年龄为9-26岁。